沒有項目!
有朋友問我:「喺2021年離開小島,你覺得係啱定錯?」
我二話不說:「我覺得係錯!」
由2019年頭,聽到言論自由開始受衝擊,心入面即刻好煩。19年中就同太太係咁意講講關於逃生門嘅可行性,當時就畀一個叫做「第二家園計劃」嘅概念吸引到。心諗,搵一個地方當成逃生門,小島有乜突發都好,保住條命仔就有重新生活嘅機會。始終,大概冇人想,人生嘅下一秒會變成沙堆下嘅數字人呱。
醒目嘅太太雖然搲晒頭,但仍然好畀心機咁,不斷為我去搵相關嘅資料。最後一場又一場嘅介紹會後,我哋突破咗一個大盲點:如果只係一個逃生門,咁嗰一刻逃咗生,但之後嘅生活呢?小朋友嘅讀書同前途呢?所以我哋就開始了咗重新設定我哋嘅「第二家園計劃」。而其中嘅三大原則係:要生活自在有質素、小朋友讀書要開心、我哋工作之餘可以陪多啲小朋友。而喺機緣下開始研究移居加拿大嘅可行性。
經過一連串嘅 research ,喺網絡上識咗喺加拿大生活嘅華人。當我哋兩個人喺19年尾親自到咗卡加里同滿地可考察嘅時候,就同呢幾個啱啱識嘅朋友見見面、問問生活上嘅困難。因為我哋都明白,每個地方都一定有好嘅一面同唔好嘅一面,就好似身邊總有支持你嘅人但同時亦有傷害你嘅人一樣。而好嘅一面自然心中有數,但生活上可能出現嘅黑暗面,你冇經歷過又點會知道?正如有人會質疑點解加拿大納咁多稅?點解出糧要扣起一大部份?其實,呢邊啲稅係用返落民生津貼同補助,就正正係用返市民身上。至少唔會用來起市民不用嘅鐵路同掉落海啦。
經過我哋嘅兩地考察,正當相討下一步嘅部署,小朋友越洋打畀我哋,喊住話好驚好驚。因為小朋友喺屋企聽到好多槍聲同嗆喉嘅煙霧,仲見到煙霧下嘅街上面有一群帶頭盔嘅人追打市民,見到有啲小朋友畀嗰啲頭盔人圍住打到頭破血流。太太聽到都好擔心,仲喊咗出嚟。於是,我哋就即刻計劃移居卡加里嘅時間表。
返到屋企後,我哋即刻安排考英文試、太太報讀學校、申請簽証、揀住區、租屋⋯⋯最後2021年頭到埗卡加里,開始我哋嘅「第二家園計劃」。
的確,到咗卡加里一段時間就已經覺得,我哋喺2021年離開小島,應該真㨂錯時間。睇到喺卡加里嘅生活同小島嘅變化,我哋錯在應該早點啲瞓醒,喺2014年落大雨嘅時候就應該開遮離開。
又有朋友問我:「喺卡加里生活,你覺得自在嗎?」
我二話不說:「有啲唔自在!」
我唔自在在於,我哋不斷嘗試投入本土生活、學習本土文化。但眼見嘅,都係令人尷尬又熟識嘅畫面⋯⋯
還記得以前小島,有啲人同地產經紀聯繫,隔山買牛式買小島嘅屋,佢哋為求買到間屋,一加就加夠一般島民年薪嘅數去搶屋、喺公眾地方大聲講島民唔識嘅方言、喺街上糊亂橫衝直撞、盲搶貨架上貨品⋯⋯真係估唔到會喺加卡里見到呢啲畫面,而且呢啲人仲係字正腔圓嘅講緊同我哋一樣嘅話。講真,有啲覺得尷尬 ,尷尬得想快啲閃開。
活得自在,都需要避免令其他人唔自在啦,係嘛?
朋友再問我:「你就咁走咗,你覺得自私嗎?」
我二話不說:「自私!」
我哋都覺得,我哋呢班喺呢個時候走嘅小島人都係踩著鮮血而行嘅,我哋從不覺得走得到又有幾咁光彩,但我哋就只有一個小小心願:想後人有一個真正小島嘅回憶同歷史。我好自私,我諗我係好尊重喺整個小島變化中付出過嘅人,但大家應該知道,生活也好生存也好,都要向住未來而努力,唔應該永遠企喺射燈下等人幫助,反而更加要為身處嘅社會作出同樣無私嘅供獻。
我好自私,我覺得有人打正旗號幫同路人,但又要從中得(大)利?聽聞有「幫同路人」嘅地產經紀,開高十萬八萬入標,中標機會固然高,賣家多收咗錢,畀佣金亦當然畀得過癮。我諗大家大概知道,十萬八萬對部份島民嚟講真係雞毛蒜皮嘅事,但對本地基層市民嚟講,已經係兩三年人工。
有人問:「你哋走又走咗,你覺得可以為小島做啲乜?」
我二話不說:「做條毛咩!冇!」
我可以講,小島或者已經無可救藥,但可以做嘅就係為小島人建立形象。
聽過有人話要嗌吓口號先係小島人、救得返小島、又要圍爐生活圈生意不外流云云。但我認為,可以的話凝聚全部小島人,理得係紅黃藍白黑,只要團結得到,聲音自然大。況且一言堂,唔接受異己言論,本身已經唔係大家所認同嘅一套,究竟我哋係幫助同路定係統一一個極權思考模式?
我哋應該要喺本土生活圈入面建立良好形象,多參與多建設社區,令本土人都知道小島人嘅獨持性,希望當有一日真係要發聲時,多啲本土人支持。
如果睇唔到正體中文字嘅力量,可以用放大鏡、望遠鏡擴闊視野睇清楚啲,中文字都可打國際線,咪就係咁簡單囉。
我諗,大家出走動機同原因都差唔到幾多;適應新生活嘅困難同挫折亦都略有相同。但移民要移心,認真投入本地生活先係新生活嘅開始。過去嘅事唔應該忘記;而家就先要忘記過去嘅光環,努力貼地生活;將來嘅嘢⋯⋯其實就基建於而家過嘅每一日。大家加油啦,為建立香港人嘅靚朶努力喇!
「移民故事」純為投稿者真實個案同個人感興分享,與本會館及讀者立場無關。